後半輩子只想當農夫-竹南找幸福的果園
鐵路縱貫線上的崎頂車站,是在苗栗縣日均進站旅次不到兩百人的小車站,在這人煙稀少的小村落有著歷史悠久的子母隧道以及迷人的觀海平台,被許多遊客稱作「龍貓的秘境」。崎頂,東為新竹十八尖山山脈蜿蜒而下的丘陵台地尾端,西濱台灣海峽,屬砂質沖積土壤以種植西瓜、番薯、落花生為名。在老一輩的口中稱作「老衢(因同麴)崎」,涵義指「蜿蜒隆起有如龜背的山坡」。
中年返鄉 有機回饋大地
農夫謝文崇是在地的崎頂人,從小在這塊土地長大和父親一起種田。高中之後,在外求學、工作的他,因父親年邁,且不捨家中良田多年荒廢,放下原本的工作回到家鄉。
務農,是他返鄉後唯一想做的事。很有學習動力的謝大哥在選擇返鄉之後,不只參加台大科技農企業研習課程,更到苗栗區農改場「有機農業班」學習有機相關知識,希望即使從農,不只人要吃的健康,也為土地、環境負責。
翻轉農業落後思維 提升農產經濟價值
過去崎頂盛產西瓜、番薯、花生,多需要較大的耕作面積,達到基礎收成量,才能收支平衡,除了經濟效益低落,對初入農業的青年也十分不友善。謝大哥認為當今務農已不同以往,必須想辦法提高作物的經濟價值,往精緻農業發展,同時也要在市場上做出差異性,才能讓農業抬頭。謝大哥的做法除了田區有機認證(無農藥化肥)外,也選擇經濟效益較大的溫室作物,如:小番茄、草莓、香瓜等等。即使耕作手續更加繁瑣、忙碌,他卻不以為苦,只要農業能帶出產值,被眾人重視,是他最在乎的事。
帶動鄉里無毒耕作 復興沒落農村
謝文崇2010年返鄉務農,十分幸運的,在第一年就有不錯的成績,村子裡的農友見到謝大哥的成功案例也起了仿效的念頭。於是謝大哥便和幾位農民共同成立產銷班,冬季栽種草莓、小番茄,夏季則種哈密瓜、香瓜等,皆屬較高經濟價值的作物。他並不要求每個人都得做有機栽培,而建議先從安全用藥、無毒耕作慢慢改變,減緩轉型的陣痛期。築夢,但踏實。
不只是村莊裡的人,謝文崇也積極的接待來自各地,甚至是國外的打工換宿者,他認為只要是對農耕、農村生活有興趣的人都歡迎到他的果園一起工作、談天、學習,工作結束後也會開著帶著他們四處認識這片他所愛的土地。往後謝文崇更期待可以成立在地的生產合作社,除了生產技術互通有無外,更可以一起研究食品加工技術,團結崎頂在地的農友群共同奮鬥,甚至打造出崎頂的在地特色,讓人口逐漸流失而沒落農村能夠就此復興。
讓崎頂被看見 換一輩子的安居樂業
謝大哥內心打的算盤跟一般農民不太一樣。他想辦法的吸引觀光人潮前來崎頂,假日一個下午數組客人到他的農園報到採果趣,平日以宅配方式寄送新鮮水果到消費者手中,以及前面提到的打工換宿,甚至不辭辛勞、舟車勞頓的到台灣各地農夫市集擺攤。他用力的發名片,希望透過各種管道讓大家知道崎頂、認識崎頂。
為什麼謝文崇如此無所不用其極的提升其頂能見度?原因是,崎頂至今仍是地方政府區段徵收的目標、是掮客炒作房地產的肥肉。謝大哥希望靠著自己與在地農民的努力,讓崎頂的農地回歸農用,豐饒的物產被認識,以及農業的產值被看見,使各方想對這片良田動歪腦筋的人不再有藉口,讓崎頂在地農民能夠世代的永續生產,安居樂業,把幸福永遠的留在崎頂。